今天如果丁先生在我們當中,我們不可能以他的名 字來命名這個大樓,他是不會接受的。他想都不會這樣 想的。
今天丁先生不在了,當同仁提出要以丁先生的名字 來命名大樓紀念他,我就接受了,原因是,我相信如此 做會提醒我和同仁,丁先生過去行事為人的精神以及他 對越南國家與百姓的愛與承諾。胡志明市是丁先生的第 二故鄉,十五年來他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此地。
十五年前中央貿開已經開始進入越南,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丁先生和我每個月到越南進行計劃的探索和推行 。我們曾經下田、越河、往西、往北、往東,最後決定往南發展。他所訂的計劃都是改變現況、和給人帶來機會的:如堅江造林,在四百年未曾栽種任何植物的酸性地上植林、改變土質;如在新順加工出口區為數萬人創造就業機會;如在協孚電廠供應胡志明市用電;而南西貢計劃更帶動胡志明市往南發展,為南西貢百姓營造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他的眼光看得很遠,他的著眼點在於越南國家與人民的最大幸福。而他的工作方式與要求是追求完美,完美就是用更好的方法來做今天已經在做的事。記得新順加工出口區初開拓時,丁先生要用新的工法來舖設區內道路,不以傳統方式厚舖紅土,而以級配與沙來施工。當時很多人不諒解,以為他要偷工減料 ,事後證明,新工法不只好用,更省了許多紅土,減少了環境的破壞。也是經由這種過程我們彼此建立了互信 。
我常覺得丁先生像是個公僕,來為大眾服務的。而他心中更是以一個專業人的態度來工作。在越南政府及許多越南友人的支持與幫助下,來完成這些計劃,他努力、犧牲、奉獻,因他知道這些計劃對人的影響是何等大,而對人的關懷與疼惜也是他生命中最美的特質。
今天丁先生不在我們當中,我們以一個大樓的命名來紀念他,希望我們可以團結一致來完成他的遺志,他一生努力的方向。不僅為了他、也為了越南這片土地與越南人民。最後我謹以感恩的心情感謝越南的國家與丁先生一生熱愛的越南人民。
民國93年11月4日於越南胡志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