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越南開始開放接受外國直接投資
的專案,當時我以國家合作暨投資委員會(SCCI)的副
主任委員身份會見了丁善理先生。先生的意願是投建
新順加工出口區技術基礎設施,這是使用土地面積、
投資金額、工業專案數額都具最大規模的專案。

  新順加工出口區的成果獲好評,不只是因為這兒
有成百家出口產品工業企業,金額日增,約40,000名
勞工正在就業,同時還是全國成百加工出口區、工業
區開創先河的專案。我認為,丁善理先生也想不到他
向SSCI提出建設越南首座加工出口區的意念,日後竟有如此龐大的連鎖反應。

  我還記得之後數年,丁善理先生再見我們,再提出要在青年突擊隊各農場及沼澤地上建設富美興新都市區的構想。這確實是我們當中誰也沒想到的概念,所以當時有人支持,有人對其可行性抱懷疑的態度,甚至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因為那時越南公民的收入,包括胡志明市市民,一般尚低,投資建設一座新都市似乎並非當務之急,然而,SCCI各相關部門及胡志明市人委會以應有的尊重態度支持丁先生這個新構想。在投資執照上審批了位於現今取名為阮文靈大道交通樞紐上的新都市區整體概念,但聯營公司還要作逐步開展,每個專案都要呈請管理單位的審批。

  今天,我們可以對丁善理先生對建設富美興新都市區的遠見作出合適的評價,也不再有任何人對此構想表示質疑。我想說的是,自從胡志明市將範圍向這片新地帶擴展時,河內及全國其他都市也按照這個趨勢前進,不知是否受富美興新都市區的連鎖反應所影響 ? 但這是個事實。

  我們最難忘的一個記憶是,丁先生有意在堅江成萬公頃土地投資種植造紙原料作物。那個時刻,越南大部分的紙料需求,尤其是高級紙料,都以進口品為主,所以造紙原料作物種植得到政府鼓勵發展,我們大惑不解的是:丁先生所選的地點怎麼又是鹽鹼、沼澤地,未有任何越南專家想到造紙原料作物種植事宜。丁先生曾向我們陳述擬將土畦培高,高出水位,在其上種植作物。本專案也遭遇許多困難,SCCI已輔助建泰公司處理每件事情,例如:對進口柴油免稅以幫助公司減輕開銷,可惜的是,當作物長得青翠準備收穫之際,由於若干客觀原因,政府迫不得已要收回撥給公司的土地,並對公司作出損失補償。我們明白,此項決定包括補償的價值都不足以彌補專案被提前終止所承受的損害,但建泰公司及丁先生仍本著善意的態度作出正確的處理,這點獲得政府及若干部機關領導者給予高度的佳評。

  我還記得,在一次到台灣公幹中,丁先生曾熱情招待,介紹我認識他那在外國剛大學畢業歸來、即將到堅江工作,以接受新環境磨練的兒子,他說希望其子能在此有更長遠的發展。值丁善理先生逝世一周年,我想再次為他的新構想與遠見作出高度的評價,希望他的兒子能傑出地繼承乃父在越南未完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