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清楚地記得,丁先生離開我們的那一天,正是中華太平洋建設公司的關聯公司、也是丁先生的合作夥伴之一,中建二局慶祝進入越南發展十周年的時候。不幸的消息其實在我們的慶祝晚宴上已經傳到越南。受邀參加晚會的巴總經理和張培總經理在不影響大家的興致的情况下藉口有事離席去處理有關事宜。在慶祝晚會後,我們得知了這個不幸的消息,心情一下子從喜慶跌入迷網、不相信、哀傷、惋惜,甚至有些人不肯接受這個事實,因爲丁先生的離開太突然了,我們不相信,因爲丁先生的事業還沒有完成,還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他去做!他不是曾說過他要工作到80 歲、要活到100 歲嗎?為何却如此早地離開了我們呢!太惋惜,我們已經失去了最好的師長、最好的朋友!

  我是1996年有幸加入中華太平洋建設公司,參與阮文靈大道第一階段的工程設計及施工。當時阮文靈大道的施工場地完全是一片沼澤地,同時要跨越十條河流,而施工工期只有一年的時間,在當時幾乎被認爲是不可能的事。丁先生給我們的要求是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改變傳統作法,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在越南首次引進了大直徑鑽孔樁在橋樑基礎上的運用、橡膠支座等橋樑設計施工新工藝新技術,大大的提高了橋樑建設的質量及進度而最終完成了任務。這些工法現在已被當地的工程界廣泛採用而成了常規作法。由此,我逐漸感受到丁先生領導下公司的一種明顯氣氛,那就是持續創新的精神。

  我們經常被要求對某些工作研究新方法新工藝去完成,以至於大家都有些怕與丁先生見面。因爲我們發現先生的記憶力很好,如果他吩咐誰研究一下某一新技術,只要有機會碰到,他總會記得並要聽聽進展情况
,並提出自己獨到的想法。

  日積月累,我們中華太平洋建設公司在這種創新理念的指導下,創新研究並應用了大量的新技術新工藝
。我們所做的工程也多次獲得越南政府的獎勵,如阮文靈大道第一期工程獲胡志明人委會建築工程成就獎、第二期工程大翁橋、森舉橋、芹玉橋獲得越南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富美興辦公大樓(現丁善理先生紀念大樓
)獲越南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我們很難忘每次當我們取得新的成績時,先生那種意氣風發、自豪的神情,每次都感染我們每一位員工
,更是激勵著我們不斷繼續努力!

  先生離開了我們,他再也不能在後面給我們要求、再也不能聽我們的報告、再也不能爲我們的成績而自豪了。然而,為了繼續發揚丁先生的精神,公司總經理提出「持續創新,追求完美」的工作要求,要求公司員工將持續創新的精神作爲公司永久的文化。我們相信,只有更努力的工作才能對得起先生爲我們開創的事業,也相信,我們所作的成績,先生一定能够看到,一定在繼續爲我們的成績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