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丁善理紀念紀念中學籌備校長-丁亞雯女士
1620年,一艘長約27.4〜33.5米、寬約7.6米的五月花號(Mayflower)載送102位船員及眷屬,從英國普利茅斯港經過66日的航行,成功抵達美洲新大陸鱈魚角,成功開啟英國清教徒移民北美的序幕。16年後,1636年,新移民在麻薩諸塞州殖民地建立哈佛學院。 遙想彼時初抵新大陸的清教徒在草莽困頓之時,能夠超越環境,站上高點,看到知識傳承與創發的重要,建立大學以培養人才。370年來哈佛大學成為世界學術重鎮,造就無數菁英,對於彼時先行者的智慧、洞見與新移民的行動力,吾人同感欽敬。 一、起初 在越南,有一群人,18年前在丁先生的帶領下,以前瞻的高點思考,選擇胡志明市之南,向為鹽鹼之地的沼澤區,進行大規模的造鎮計畫。他們大視野的佈局、宏觀完整的規劃、篳路藍縷的行動力,打造出人人稱羨的國際級新都市中心,富美興的表現與成就贏得高度的尊敬與肯定。 丁先生離開後,他/她們繼續秉持丁先生的理念與擘劃,眾力同心擎舉前行,同時也問:丁先生還會希望為越南做什麼;如何體現丁先生愛越南,視此地為故鄉的心? 想到丁先生一向引領著眼的高點是:看到越南需要什麼,就為越南去做;重視人才的培養以及曾說過,造鎮計劃完成後,要辦一流的學校為越南培養人才。這一群崇敬丁先生的繼志者,決定創辦丁善理紀念中學Lawrence S. Ting School,讓丁先生對人、對越南的熱愛,及追求卓越,力求盡善盡美的智慧與關注,在他深愛的土地上,體現長存。 承丁太太相邀,亞雯在2006年9月來到富美興,成為這個卓越團隊的一員,共同努力打造一所越南的標竿高中。 起步之初,大家確定了紀念中學的理念: 1、為紀念並體現丁先生深愛越南的心,這是一所非牟利學校。不以盈利為目的,盈餘將再投入學校,投入教育。 2、紀念中學將提供與世界接軌的軟硬體環境,包括新教育觀念與方法、新知識、新設備、新教材,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導向,有效的開發學生潛能,培育面向世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 3、建立一個學校設備與環境、課程與教材、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各方面,均達國際水平的卓越中學。以現代化的、高互動的、能啟發學生創造思考力的有效能教學;主動學習氛圍及卓越學習成果,做越南標竿高中。本校將成為越南與國際接軌的平台,為積極改進的越南教育盡心盡力。 二、認識 越南位於亞洲南部,人口8400萬人。1883年法國殖民開始之後,一位法國人完成了目前的越南文字,取代原有系統不足的漢南字。1950年代,政府推動「平民學務」,致力推動識字(胡志明市人民識字率已達98%)。1954年法國結束統治,南北越分治;1965〜1975年越戰;1979年2月中國入侵15日戰爭。30年間,分別曾與法國、美國、中國作戰,而後又懸立於世界邊緣。將近半世紀的時間,似乎消失於國際舞台。1980年代開始進行經濟開放,1991年恢復與美國接觸,到2006年加入世貿WTO、重返國際舞台的越南,剎時吸引了國際熱潮,外資大量湧入,認為越南有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潛力。 重新返回國際舞台的越南,力求改進教育,期望提高教育品質,教出具備全球化競爭力的新一代。 進一步瞭解越南教育現況,首先在觀念上,越南一如東亞其他國家,父母重視子女教育,更有尊孔敬師的傳統,對於11月20日教師節,各校均盛大辦理敬師活動。 教育投資方面,全國首善之區(人民平均所得達1000美元)人口約800萬人的胡志明市,仍處資源不足的窘境。胡志明市初中畢業生80%繼續升學,2007年高中學校校數為127所,高中在學人數約16萬人。校地普遍狹小,學校硬體設備不足,多欠缺運動空間、實驗室、專科教室。由於教室不敷使用,中小學多為二部制,學生或為上午班,或為下午班,每週上課六日。中學教師薪資以15年年資為例,月薪約150美元,因收入不豐,老師在半日課後,以補習津貼收入極為普遍。家長自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積極的為子女安排補習,曾詢問小學生的家長,「才一年級,去老師家補什麼?為什麼要去?」「不去不行呀!班主任會告訴你要學得更好,應該到班主任家去補習。」「補什麼呢?」「就是把學校所教的再教一遍,孩子能夠寫得正確。」「父母不能自己教嗎?」「越文講求語法,老師才能教得正確,一般人的語法沒有辦法完全正確,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學生的學習負擔極重,除了父母的期望、補習的負擔之外,主要還是因為教學仍係以教師為中心,未考量學生不同的性向、興趣、學習風格、學習發展速度。教學過程中疏於互動,學生欠缺參與性與主動性。教學內容是知識的再製過程,要求完全正確的「知識複製」,考試要求標準答案,為了這些標準答案,學生必須花費極大的時間與心力在死記、背誦。 這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能力是死背I書、應付考試、得高分的能力。而不是主動思考、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去也許還可以滿足社會安定的需要,但當國家入世,成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時,全球化的市場競爭壓力讓舉國面對無可遑讓的教育變革需求。 2007年4月國家總理阮晉勇對2007年至2010年的教育工作計畫表示,雖然國家財政預算困難,在總預算中教育僅佔兩成,但是,國家有決心將教育發展到地區與國際水平。現階段先從改進大學課程、培養大學師資以提高大學生程度上著手。高中階段的改革重點則放在提高師資水平、改進教材、革新教與學的方法。 2007年7月,教育培訓部部長總結2006〜2007年推動高中教育的改進成果如下: 1、全國高中學生均已學習外語,主要為英語。 2、全面推動拒絕欺騙及集體成績作弊行為,準確評量學生在校成績及高中會考,特別是從10年級開始。 3、改進教與學的方法,逐漸改變演講式的教學、傳統的學習,開始引入互動式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激發潛能。 4、檢討與改進教科書內容,更好的滿足生涯導向需要。 5、有關考試的一切不當行為,特別是高中畢業會考,已採取措施強力制止,重建社會大眾對學校及教師的信任。 6、為高中提供5700部電腦,其中有許多可以上網及使用於教學。 7、教育部新建普通教室與實驗教室1400間。 (Source: TTXVN Aug.1) 一個目標一致,有強大動力的教育改革與快速發展正在眼前發生。 三、規劃 富美興初期預定投入1000萬美金於紀念中學的軟硬體環境建設,包括校舍建築、教學設備、師資培訓、課程發展、教材開發、籌劃招生。 學校規劃是這樣的: 1、依照國家教育政策,歡迎外國人投資辦理高中以上越南學校。本校為3年制高中,每年級12班,每班30人,共1080人。 2、本校將使用越南國定課程、教材,招生越南籍學生。2008年開始招收優秀學生,並提供獎學金供清寒學生就讀本校。 3、教育計畫 a、採小班制,每班30人,師生間有充分的互動,高度關注每一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給予充分的引導啟發。 b、全日制課程,以國定課程為核心,引入與世界接軌的課程、教材、教學方法、設備。以豐富的學習內容,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 c、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實驗操作、獨立思考、判讀資訊、解決問題以及積極創新的態度與能力。 d、幫助學生裝備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精熟的運用IT能力、可以無礙的與國際接軌。 e、提供國際視野與經驗。 *與南西貢國際學校(South Saigon International School)建立密切互動關係,具體地學習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 *透過與國際接軌的E化環境,提供師生跨越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學習環境。 *以外籍英語、華語師資,強化師生語言能力,暢通與國際接軌、吸收、學習的管道。 *師生均有機會赴國外參訪,增進國際接觸與視野。 4、學生形象:LSTS期望提供給教師與學生的是現代化的環境,師生浸濡在一個有自我意識的、彼此尊重的、全面學習的、合作分享的、追求卓越的學習氛圍中。養成基本能力及解決問題應備的能力: a、基本能力為: *良好的外語及IT素養 *主動學習與大量閱讀的習慣 *獨立思考能力,隨時隨事習於垂直思考、水平思考與交叉思考 *有良好的自我認知,關懷生命,習於與人分享 b、21世紀解決問題的能力為: *團隊合作的能力 *能分辨資訊的好壞,能判斷資訊 *尊重並欣賞異文化,有國際觀 *運用科技的能力 四、推動 紀念中學的校址與富美興十年前創設的南西貢國際學校毗鄰,校地2公頃。一面臨路,兩面環水,隔著西貢河遙對36洞高爾夫球場,景色優美,並有難得的自然濕地環境。 學校的硬體建築由上海設府建築師事務所Thomas Chow建築師負責,自06年9月開始學校規劃設計工作。為了建立現代化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學校,丁太太、巴總經理與廣儀親自出席每一次的學校建築設計會議,提出對學校設計的建議,諸如:綠化建築、瞭解自然風的吹向、越南建築的特色、在地文化的融入、空間安排,對於校園的每一個空間、每一個點,不斷的指出關照。丁太太再三強調:要為學生設計可以駐足流連的豐富校園,讓學生日後可以擁有無 限美好回憶。 整個設計工作順利的在2007年3月定案,開始進入細部規劃與請照施工。 學校籌備的軟體部份也在積極推動中。 在越南要辦一個與國際接軌的越南中學,為越南教育提供全球化的載台,建立窗口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窗口必須要能有效的銜接相異的語言、文化、觀念、態度、制度、工具與內容,正確的導入融合。 紀念中學的理念與目標是否能夠達成,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如何在越南的大環境中,尋覓水平高、有理想、有能力、有熱忱、有潛力的人才,如何打造成優質的創校團隊是辦學的首要之務。 我們的第一步是:先覓才,成立籌備小組。 為了得人,分別請胡志明市教育廳長及國立胡志明師範大學校長推薦適合籌劃紀念中學的教育工作者。經分別推薦潘氏碧水副校長、阮福祿講師,乃於2007年1月開始進行學校籌備工作。計畫以一年的時間進行師資培訓、課程發展、教材深化、教學活化的學校課程與教學研發工作。 這段期間我們始終有來自教育廳的大力協助。明廳長基於對富美興的瞭解與肯定,從一開始,就對紀念中學的設立,表達支持與期許。2007年4月明廳長親自出席教師甄選公開說明會,向參與者說明自獲知富美興公司將籌設本校後,教育廳即採取共同籌備的態度,參與本校的創立。因為,知道這所學校將成為胡志明市的標竿學校,能將新教育觀念與方法引入本市,貢獻力量於本市正在大力推動的教育發展。 第二步是:甄選種子教師,建立創校團隊。 6月底,經過兩次各三階段的教師甄選,選入10位優秀教師,成為學校的種子教師,同時,完成老宿舍6樓的整理與設備,作為種子教師培訓場地。 7月16日教師培訓開始。為了掌握與世界接軌的工具,老師們先接受各90小時的英文及IT訓練。師資來自澳洲墨爾本大學及胡志明市外語訊息大學,前者為英國籍,後者為越南籍。 第一階段培訓結束後,種子教師將到南西貢國際學校(SSIS),進行6週的現場觀摩學習。接受一對一的教師指導,實地瞭解教師如何備課、組織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參與。 而後,種子教師將到本市優秀高中,以2週的時間,同樣進行觀摩學習。 預計12月中旬完成第二階段教學現場學習。 第三階段的培訓工作包含兩個部份,一是每週10小時的教育理論與實作課程;一是共同開發LSTS課程、教材,進行教學設計。 非常感謝教育廳長在7月底,終於同意我們的請求,調派辦學卓越、有國際觀的莫廷芝高中黎文申校長出任本校校長。廳長說:「相信這所高中對本市,對全國教育發展可以做出極大的貢獻,因此,才選派這位優秀、能力強、辦學表現傑出的校長去到LSTS。」 丁太太懇切的告訴黎校長,期望這所學校: 「辦一所好的學校,確實可以幫助人才的培養。」 學生來自全國,歡迎有潛力的學生來就讀本校,清寒的學生會有獎學金。 至此,一切均已到位,籌備學校的工作在眾人齊心的努力下愈加積極推動。
圖說1: 丁亞雯校長(左一)與正在上英文課的種子教師們。
圖說2: 種子教師的英文訓練工作持續長達一年,這是上課學員和加拿大籍英文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