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通訊93年11月16日

  主任首將軍、部主任洪教授、各級重要幹部、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以及官兵弟兄:

  本人在十月份與在校同學暨代表,前往參加曾經擔任本校15年校友基金會董事長,丁學長善理先生的追思禮拜,學校方面致贈校旗一面。追思禮拜過程中,我與校友會會長及前校長胡家麒將軍、前聯訓部主任郭將軍,共同為丁董事長善理先生骨罈覆蓋校旗。今天先將這段有意義而且發人深省的實況呈現,供大家憑弔後,再做今天主題的報告。

  今天「頭家」系列報告要談的主題是「快意人生」。看完一位黃埔先賢走完一生的過程,身為黃埔後生的我們,多少會有感傷。黃埔已經過了八十個年頭,要仔細感受一下,是誰真心關心黃埔?我們培育國軍的頭家-領袖人才,應該具備何等的條件?讀書是求學的基本功夫,要如何有趣的體認讀書呢?因此,今天「
快意人生」的主題中涵蓋的三個子題。

誰關心黃埔

  首先要談的是:「誰關心我們黃埔?」是為了政治目的?是為了沽名釣譽?還是真正關注我們每一位黃埔人人生旅圖上的發展?於民國七十八年校友基金會成立,宗旨是籌募回饋母校及校友活動的經費,第一屆董事長,就是我們三十期的丁善理學長。基金會做了哪些事?包含贊助母校教育設施、學術研究提昇學校教育水準,同時為了表彰我們優秀教師和傑出校友,設置了獎學金鼓勵大家敦品勤學。每年約十二萬到十八萬元不等金額作為獎助績優學生;民國七十九年間提供一架演奏鋼琴,金額九十八萬元;民國八十年,有鑑於學生軍樂隊苦無經費來源,基金會立即捐贈整組樂器,價值一百萬圓;民國八十二年提供本校醫護所救護車乙輛,一直使用到現在;民國八十四年捐贈圖書館藏書一批;民國八十八年校部簡報室冷氣機更新,軍訓部教育訓練器材設備添購,提供金額一百萬元;民國九十三年,新建的綜合活動中心旁立了一個刻著「親愛精誠」校訓的大勒石,加上現在中正堂所使用的音響設備,共一百二十五萬元,也是校友會捐贈。剛才有一張丁董事長站在這個地方與大家講話的影像,顯現基金會改善中正堂音響設備的成效。這一切說明了惟有基金會真正的關心黃埔,而付諸了實際的行動。明年初,基金會要支援五十萬,提供二十位同學到美國四所軍事院校遊學二週,更是丁董事長的構思與推動;相信同學們能夠實際體認到他的關愛。

  本校的教育定位為「領袖人才」的教育。領袖人才要有大格局,格局決定一個人將來的成就。什麼是格局?舉例說:日月潭裡面有大草魚,石門水庫也有大頭鰱,都是淡水的大魚。但是,「鯨」有多大?望頭不見尾、望尾不見頭,淡水魚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因為湖泊的格局無法與大海相比,只有太平洋、大西洋這樣的大海格局,才能孕育出「鯨」這樣大的水中生物。格局是我們做一個領袖人才非常重要的特質。格局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要經過歷練而內化為「膽識」,「膽識」則要由「見識」和「知識」中得來。求得「知識」要讀萬卷書,求得「見識」要行萬里路。基金會提供五十萬遊學基金,即是讓同學有機會去「行萬里路
」,增長「見識」,意義在此。

  在丁董事長的追思禮拜儀式上,我代表學校,呈獻丁董事長一面校旗覆蓋在他骨罈上。年初時我與政治作戰校長于中將拜見孫元良上將,也代表學校呈獻他一面校旗。校長代表學校呈獻校旗是有特殊意義的。這面校旗伴隨著中華民國犧牲了多少護衛國家的黃埔忠魂,成就了多少功業!上將軍摸到校旗的一剎那,非常激動的說:「這是青天白日旗」!上將軍曾是國立法政大學學生,當年有感於國難,毅然加入了黃埔第一期
,歷經東征、北伐,再到日本去研習砲兵,民國二十一年在上海的中日戰役中,他領導一個步兵旅,擊敗了日本第二十四混成旅。所謂混成旅,除了有步兵外,還有戰車!再加上砲兵,戰力相當於現在的裝甲旅。一個步兵旅如何能擊敗一個裝甲旅?這是中國第一次擊敗了日軍,建立了「日本也可以被打敗」的民族自信心
。上將軍因為這場戰役獲頒勳章,晉升師長。民國二十六年上海中日戰役他再率領二十八師堅守陣地,上將軍所屬的謝晉元副團長,帶領八百位壯士,死守四行倉庫。因這次戰役,晉升了軍長。民國三十三年對日抗戰已打了七年,日軍因久攻不下,所以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從貴州進軍重慶,那時孫上將軍率領了先頭部隊九百人,大部隊以徒步行軍方式出發增援,在貴州獨山擊潰日軍,使敵人無法從貴州到達重慶。這一役鞏固了貴州,也卻確保了重慶的安全,日軍因此開始節節敗退。這一役,他獲頒國家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

  拜見之時,他親口期許我們黃埔子弟三件事,第一:「黃埔建軍東征、北伐統一了中國。」這樣偉大的事蹟彰顯了『以少勝多、以寡擊眾』的黃埔精神。第二:「拿破崙和希特勒這兩位都曾侵略俄國,在歷史上的圖像,是光鮮亮麗的,可是他們失敗之時,卻是非常狼狽!日本皇軍當初侵略中國,失敗之後,跪地乞討
,同樣狼狽。」這裡所顯示的意義是:『堅持正義必然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第三點,期勉黃埔學子應該「具備有儒將的條件與風範,要研習現代科技。」一位一百零一歲的老人聲如洪鐘的每句話,都像打在我心頭上的暮鼓晨鐘。百歲的黃埔人瑞,一生功業,他的「快意人生」仍在激盪;盎然的領袖氣質,仰之彌高。我深刻感受他對黃埔弟子期許,指出黃埔學子努力的方向,培養「儒將的條件與風範」。

  何謂儒將?儒將應該是「有學問而且兼具修養,從而指揮作戰之領導者」,其實就是所謂的「領袖人才
」。從歷史上舉例:「岳飛」是位詩人、常勝將軍及書法家。各位看一看他名留千古書法「還我河山」的字跡,以及「滿江紅」的文采。曾國藩是個儒將,他平定太平天國以文人被封武侯。「左宗堂」「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平定了太平天國外,又以六十五歲之尊率湘軍六萬人收復了六分之一的國土-新疆。邱清泉是黃埔二期畢業,到德國大學去深造,也參加了東征北伐以及抗戰,最後在戡亂時於徐蚌會場拔槍自戕,那時候他才四十八歲,死後追封上將。他的詩集中有一段:「歲暮克崑崙,旌旗凍不翻,雲開交趾地,氣奪太和魂。烽火連山樹,刀光照彈痕,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這是一種豪情。每一個儒將都有他自己的風格,我們歷史上的儒將難以計數,都可作為我們學習的典範。

  其次的子題是「再…由頭家說起」:記得到校第一次講話,第一個子題就是「由頭家說起」。那時在第四節課常有同學說:「老師,我要離開了,我要到餐廳打飯菜。」老師這堂課還能繼續嗎?軍人要有勤勞儉樸的精神,無可厚非,但是在讀書寶貴的青春裡,如果荒廢的話,是浪費青春,非常可惜!所以,我要求這樣的勞務要煩請勤務營的弟兄擔任。當時勤務營某幹部因為要執行校長交辦的任務,弟兄大概慢了一點,他心一急,就將碗丟擲過去,yy成不當管教的事實。學校近期亦發生畢業學生擔任教育班長,帶領入伍生發生管教不當的舉動,這個人已經接受了處分,但是很詫異的是,學校要求改善管教多年,為什麼相同的事情仍然會發生?那就是我們教育有問題!為此,我曾經把「頭家」的涵義與大家解釋,「頭家」比較文雅一點的俗稱是:「帶頭的、指揮者、老闆、主導人、領導人、領袖人才」。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常說:「寧為雞頭
,不為牛後。」大家想當「頭家」,事實上,「老闆很多,能夠當領袖的很少」。領袖人物應該能控制情緒
,而不被情緒所控制。他要主導事物,而不被事物所主導。他要能夠激勵僚屬,而不是要求人家順從。這位幹部以最不用頭腦的方式解決問題,算不上是領袖的風格;在教育過程中,大家要多加體認的。

  近期接到來信寫道:「很多長官都說為什麼學生有事情不先跟連隊反映,而是直接跟校長反映,的確,為什麼呢?站在學生的立場,當面跟長官反映事情會感覺到有壓力,又會給長官不好的印象,讓長官認為你是在批評他,甚至可能直接就被修理一頓。很多事情反映給連上長官或各級長官,處理事情的效率都不是很好,所以學生們每次就都反映給校長,或許覺得這樣比較容易獲得重視。建議各營營長及連長都能公佈他們的電子信箱,讓學生以後有事情可以先寄信給自己連隊上的長官,或者實習連部也可以,這樣可減輕校長負擔及使得學生跟營、連的長官有更好的溝通管道。」

  這封信反映的問題很好。校長的信箱每一位同學都知道,這樣的一個措施,是讓所有的官兵弟兄以及同學也一個上可通天的管道,有什麼疾苦反映,會提供滿意的解決。用意是要直接解決問題,各級幹部不要以為寫信給校長,就是越級報告。孫上將勉勵我們研習現代科技,用EMAIL、傳真、打電話或是寫信反映問題
,都是現代傳訊的一環,大家都應該以這種想法,不要有「家醜不可外揚」的老觀念。我們要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期勉所有的幹部,只要有光明正大的胸懷,就不會在意告狀。若是有人醜化學校,我只問:「
是不是實情?」要說清楚。學校所有的措施都會記錄在校史上。希望大家多瞭解EMAIL的反映功能,要知道學校很多事情,須要大家監督、改進,學校才會進步。記住,我們都在寫歷史。

  領袖特質應有其均衡性,均衡性是須要培養的,具體的內涵包括性格、能力、學識、及體格等方面的平衡發展。首先強調性格上的修養;孫子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道理很簡單,就是做一位領導人,不可任性。第二是能力上的培養,一個現代化的軍官應該具備什麼能力?第三是學識上的均衡發展,若是只取專業,專業以外呢?前幾年知名的大學發生女碩士生製造王水殺人毀屍滅跡的罪案,專業而有高學歷有什麼用呢?

  因此,領袖人才的器識在性格上要具有:

  • 「忠誠、勇氣、正直、無私」的道德勇氣;
  • 頂天立地的價值觀:國家、責任、道德、倫理;
  • 光明磊落的胸襟氣度,理性的處事態度;
  • 瞭解並勇於面對自己個性的缺失,要謀求克制,彌補而非掩飾;
  • 遵守法令規章,抑制個人好惡。

     ◎ 能力的培養則要注意:

  • 協調溝通的能力 – 做正確的事;
  • 管理推動的能力 – 把事做好;
  • 指揮部隊的能力 – 領導;
  • 參謀作業的能力 – 計畫;
  • 擔任教官的能力 – 表達;
  • 瞭解基層的能力 – 務實。

     ◎ 學識均衡發展要著重:

  • 常識廣泛,瞭解時代走向;
  • 軍事科技與後勤知識充分;
  • 戰鬥教練與編裝武器純熟;
  • 戰略、戰術修養精湛;
  • 各參、各政業務深入;

     ◎ 體格鍛鍊要重視:

  • 基本體能強健– 能跑能跳、吃苦、耐勞;
  • 體態端正– 坐如鐘、立如松、行如風、臥如弓;
  • 運動選項– 持恆實踐,永保活力;
  • 舉止合度– 服儀整齊、注意禮節、應對得體。

  上週參加總部講習時,摘錄下來西點軍校學生的一篇禱文,內容是:「主啊!讓我作出雖然艱難,卻是正確的決定,而不要作出比較容易,卻是錯誤的決定。在我可以服膺全部真理的時候,絕不以片面順服為滿足。求主賜給我勇氣不與邪惡或不義妥協。當公義與真理受到威脅時,願我仍然坦然無懼。」它的期許是讓我們有寬大的胸懷,以及堅持正義的道德勇氣,意義是相近的。可見中外許多軍校的價值觀概同。

  第三子題是:「讀書讓日子有趣」:是讓同學們對培養領袖人才應

  有的認知與期許,知道著手學習及努力的實踐方法。根據101銀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

  民眾認為職場語言能力會影響工作表現

90%

  上班族積極進行語言進修

15%

  上班族自認外語是自己致命傷

71%

  人力銀行對這樣現象的註解是:「人才是全球化的,英文與資訊是基本功。」要研修具備領袖的條件,平日學習就要注意這些能力的發展。求學求知是長期的,甚至是終身的事;這樣持久的進修須要以興趣為動能,讓讀書在生活中變得有趣味,則能樂在謮書。

  我看了一篇「牽牛花」的小詩寫道:「不種幽蘭不種瓜,門前一道竹籬笆,牽牛遍地誰呵護,偏愛家園浪漫花。」這是一位國一生寫的,他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他告訴我:「課前要預習,預習的時候找出重點
,圈出疑點,找到難點。課中要專心,眼睛看老師在說什麼,心裡想到老師跟我之間知識的交換,要做筆記
,哪些是我預習沒注意到的;要適時把預習時的疑點向老師提問。課後複習則像是放電影,下課以後,眼睛一閉,在短短的兩三分鐘把剛才老師的表演,課間發生的,老師在黑板上在哪一個地方特別強調,從頭到尾回想一遍。一兩天後以說故事的方式,把昨天前天的事情說給同學聽。然後要像重溫舊夢一般,考前想一遍老師在上課強調的重點。」事實上這樣的學習或者教學方式,早年就有,稱之為「塞爾教學法」。本校最老舊教室名為塞爾大樓,就是以此教學為名。希望大學部能夠推動好的教學方法,在下次教師研習的時候,要強調這類好的教學方法。讀得懂,讀得下,才能使讀書讓日子變得有趣,也才能夠快樂而長久的求知學習。

  人的一生必然經歷酸甜苦辣,而各有不同的發展。基金會丁董事長與孫上將軍的人生領域,各領風騷,不盡相同。然而,他們共同之處卻是黃埔人的領袖氣質。我們要如何規劃自己的「快意人生」呢?作為一位國軍未來的領導人才,其實就是自我期許成為有人格修養的領導人,把握求學求知的時機,培養儒將的條件與風範;時刻不忘要懷抱頂天立地的領袖豪情,蓄養光明正大的無愧胸懷,陶鑄堅持正義的道德勇氣,才能內化成為具有「勇毅穩健」的軍人氣質。

  我要勉勵大家,時時懷有成為領導人才的觀念態度會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會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會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完全不同了。有這樣的心意與自我期許,是由下功夫讀書為開端的,要讓讀書成為每天有趣的事,須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塑造風氣。諸多史實證明,成就大事不在「力量」的大小,而在「堅持」多久;人的成功,「毅力」要比「能力」來得重要。堅持的態度,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