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贸开工作转眼之间已超过10年,刚进公司时
,在中央贸开的企划处服务,1995年底奉派到越南,
1996年调入协孚电力公司,担任总经理的幕僚,因为职
务的关系,常有机会接受丁先生的亲自指导,收获很多
,以下谨记述三件印象较深的事情,以此感念丁先生的
栽培及提携之恩。
第一、协孚电厂刚开始建设的时候,为了在现场接
收从国外用水路运到协孚的重型发电设备,需要建造一
个码头,经协孚同事找人估价,建造那样一个用水泥桩
做基础的卸货码头要花费上百万美金,而且需要好几个
月的工期,当这个建议案呈到台北给丁先生看时,丁先
生的批示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因为丁先生不让兴建水泥桩码头,而是让协孚在现场的同事找一条平底驳船停靠在岸边做卸货码头,理由是既然重型设备是用平底驳船运到协孚,表示平底驳船的结构足以支撑重型设备的重量,当然就可以做卸货码头。
因为以前没人想到过这样做,所以协孚同事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如停在岸边,如何固定?涨潮时驳船会浮起来,退潮时驳船会沉下去,卸货时会不会不安全?后来通过在驳船底下打木桩及将驳船船舱灌满水等措施,解决了上述困难,而随着用驳船码头成功卸下第一批重型发电设备,协孚同事心里原来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感也转为兴奋之情,因为建造一个驳船码头只要数万美金,却解决了困难的卸货问题,又节省了很多钱。
从这件事以后,每当公司交付任务时,我总试着先弄清楚公司想获致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再研究达成任务的方式,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一直想有没有更省钱、更省时、更省事的方式,因为丁先生用上述实例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
第二、我曾负责协孚电厂到新顺加工出口区110kV高压线路的建设工作,这条线路长14.7公里,沿线要建47座铁塔,工程本身不是太困难,困难的是要赔偿14.7公里线路底下沿线所有原来已兴建的房子,线路从1996年开工,原来计划1997年年中线路就要完工,以能从协孚电厂供电到新顺加工出口区及富美兴,实际上这条线路到1999年10月才完工,原因是与上百户居民协商赔偿的事宜,极度耗费心力,有时在同一个区域,跟几户居民谈好了,有另几户居民不同意,整个区域都要推翻重来,反反复覆经过几轮谈判才能定下来。
而在今年(2005年)年初我与同事一起巡线,看到线路沿线所经之处很多原来是农田的地方,因为经济发展,土地增值,纷纷变成居民区,盖起了别墅,这才领悟到当时要不是丁先生下令尽早兴建协孚电厂到新顺加工出口区输电线路,并推动完成,今天在线路下方早已被盖满房子,现在纵有百倍、千倍的赔偿金额也无法完成这条线路,也由于丁先生亲身教导我们要预见先机,且一旦下定决心,就要不怕困难,全力迅速执行,协孚今天才能保有新顺及富美兴大片区域的供电权,并维持供电稳定。
第三、1998年初期,协孚电厂刚发电的时候,有一次丁先生到电厂巡视,我在旁边陪同,正走着走着,我听到主厂房内的锅炉因安全阀释放蒸气发出很大的声响,心里知道发电机组跳机了,当时只想赶快跑到主控制室看究竟出了什么事,而因为心里急,心跳跳的比平常快了许多,丁先生听到声响也知道跳机了,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带着我用平常的速度一步一步走到控制室,一路上看着丁先生镇静的神情,我的心跳渐渐地也就不再跳那么快,到了控制室,丁先生也只是先在一旁静静地看同事处理情况,等同仁比较稳定了,才询问跳机的原因。
这件事给我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一直到今天,每次在工作中遇到意外情况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一幕景象,从而让自已稳定下来,用比较冷静的心情处理。
实际上丁先生还教导了我们很多事情,包括给太太买东西,不能问价钱,因为给太太买东西,是买太太的高兴,而太太的高兴是无价的,凡此种种,到现在,常常在与同事谈论公事时,我仍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丁先生怎么说,丁先生怎么说,我想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