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顺加工出口区联营公司刚成立时,我就认识丁
先生,记得那时还未有正式办公室,临时办事处暂租用
在第一郡首科勋街南方钢铁公司内。尽管经常接送丁先
生进出新三一机场,但直到1993年,当办公室迁进项目
土地上,我才真正有机会与丁先生一起共事。 某天,丁先生拿着一本《绿荫》样本目录走进办公
室,我们在圆桌前坐下,他用中文在白纸上速记,描述
植树的五大原则,他的工作作风向来如此,有主见、做
足准备工夫,敏捷简单,果断,直切入问题的重点。
指着手中的素描,他直接了当地说:「要培植绿树,必须有时间,我们就从现在做起。我认为植树应该贯彻五大原则:一是树木要与土壤、气候相辅相成,所以无必要选择名种,只要适合土壤为宜。二是种植规划,符合地形,不要过分强求挺拔而破坏了自然之态,三是树荫必须广散,多枝多叶,高叶层下是低荫,最下层是绿茵,达到遮阳成荫的用途,四是主动供应树苗,从种籽做起,到小树苗,逐渐形成整个苗圃,最后是绿荫要与本地的多元化生态连成一气,这边是林木,那边是绿茵等等。」
当天会议后,植树组马上成立,总公司当时的执行经理陈俭悌女士经常到现场指导植树作业,邀请中国专家与越南员工队伍展开工作,这是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潮,全体员工都全心投入,决心将他素描的项目地带予以绿化。
今天,十年岁月匆匆飞逝,新顺加工出口区拥有宽达二亩的绿化公园,大门左边是一排排黄花白千层,右边第一个四角路口是白檀林子。在廿二公里的柏油路上都是多叶层的树木,绿荫与植物交错,一列列的木麻黄、雨豆树、耳豆树、凤凰木、桃花心木、黄花夹竹桃、盾柱木等树木,品种丰富。
数年来,公司都凭「环境幽美、卫生、绿化」成绩获得政府总理与市人委会授予奖状,其中,有着植树组全体队员的努力贡献,最重要的是丁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当时本工业区几乎鲜有人真正关注到这个问题-在建设厂房之前先开始植树项目。正如他所说的,时间不待人。
另一次,约是2000年,丁先生主持在协孚发电厂召开的新顺加工出口区及富美兴新都市区的一次保安队工作会议,以交流有关秩序保安工作经验。
会议上,他突然问:「协孚桥何时建成?」
全场无言以对。协孚桥刚建竣数年左右,交通便利的大路似乎已经使人们忘记了当初那条颠簸不平,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红土旧路,尤其是遗忘了必须乘横渡,过危桥才能进入协孚发电厂的旧事。我被指定回答问题,幸好我还记得,但不敢说很准确:
「丁先生,协孚桥是在1998年八月落成的。」
「不,正式通车日期应该是1998年九月二日。」丁先生纠正我说。
不错,协孚桥一直是丁先生的心头大石,这座桥与项目、发电厂及2000亩地的工业区生存血脉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与国家、投资者及广阔地区的民众利益息息相关。
还有许多类似的感人故事,都充分体现了丁先生对事无大小的关注,谁都知道他很严肃,尤其对本身特别苛求,他不吸烟,不喝酒和茶,只喝白开水。这是他的生活习惯,刚到胡志明市的时候,我们给他订酒店房间,每次都要吩咐服务生在床垫上多铺一块木板,因为他的脊椎有病不可睡软铺。
他性格果断,要求每位同事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他注意到每个细节,可以说,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或认同他的办事方式,但谁都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全凭丁先生的果断处事,投资计划才能同步,有效地迅速开展,得到结果。
以上生活细节代表我们的心声,我们很想对他说:尽管他已远去,但他的所有美好,我们会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