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丁善理先生约十年之久,但是恍恍然地,他竟
也离开我们有一年了,如何形容这一年来的心情呢?我
只能终归成两个字─「不舍」。

  我和丁先生的友谊源自子女,人近老年,还能和亲
家成为莫逆之交者少矣。在我们结为亲家之前,曾经就
彼此的观念沟通过,没想到大家的想法非常相近,我们
共同的结论是,他多了个儿子,我则多了个女儿!!两
家人的共同希望就是孩子们的婚姻幸福快乐。

  这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实践起来却不简单,平日
生活琐事繁多,真要一一计较起来,可是十根手指头数
都数不完。我深深了解丁先生对女儿出嫁的不舍,而他则是毫无保留地对女婿付出了爱心和体谅;这种同理心成就了我们双方的共同价值,因此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喜欢吃美食,而且挑美食,所以吃饭聊天成为我们最常碰面的活动,丁先生总是在一旁以欣赏的眼光和我一同分享我挑选的餐厅、我点的菜;当然,喜欢阅读的他,则常常介绍他中意的好书给我,因此,我们可以从美食的话题延伸到各类国际时事、科学、财经,以及企业经营。

  由于我们都是经营企业的人,平日承受很大的决策压力,但印象中丁先生做每件事都非常谨慎用心、有组织且不厌其烦,记得因为南西贡的开发计划我前后去过越南三次,第一次去的时候,南西贡除了即将完工的新顺加工出口区之外,仍是一片荒芜。丁先生很细心地解释每一个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泥沙、路基
、排水等,记得当时我说了一句「真是服了你」!

  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所从事的保险工作已经非常繁琐,在亲眼看到丁先生的开发计划之后,方觉得自己是小巫见大巫,对我来说,丁先生在一个语言、文化都绝然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把一个不可能的计划变成可能,英文说Make it happen,这是我最佩服之处。

  披荆斩棘征服荒芜的土地,不仅需要乐观和毅力,还需要使命感。让我更佩服的是,当这一切都完成的光荣时刻,丁先生却是谦冲为怀,不出风头,还记得新顺加工出口区的入口处,越南政府本来打算为丁先生题名,但是这些光采却都被他婉拒,这种成大事而不邀功的企业家实不多见。

  我和丁先生都是个性直爽坦率、做事追求完美之人,也因此可以不加掩饰地表白意见,我们对人都不设防,因为个性相像,所以谈话可以真性情对谈。认识丁先生近十年,我从未听到他对别人的任何批评,这种修养是我所不及的,而他和丁太太之间的恩爱之情,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他们不仅从未争执,挂在嘴边的话总是要别人多疼太太一些,堪称最标准的模范夫妻。

  丁先生走的这一年,我不仅少了一位亲家,更是少了一个可以倾谈的好友,家人知道我的伤心处,每次看到儿孙满堂嬉闹时,我就心有所感,虽然人生还是要继续,总是多一份惆怅、伤感,亦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