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間,丁先生已經逝世將近一年了,有丁先生參與
在越南之各項投資計劃的效益都得到肯定,也許如今無人
不知無人不曉。

  一般而言,一個人逝世後,其事業也會逐漸被淡忘及
煙消雲散,但丁先生在越南的投資事業卻並非如此,因為
丁先生所從事的各個投資計劃,雖說他逝去了,但餘下的
事業仍很長遠、很巨大,越往後越雄偉、越完善,正因他
的悄然離去令人萬分惋惜,所以益發激勵下一代努力去繼
承他的大業,各項工程不單保得住,而且還得到進一步發
展和完善,員工把對他的所有愛戴、敬重與尊崇,全部放
在他尚未完成的工程上,因為如此,我們相信這些工程項
目將得到良好完成。

  丁先生所投資的工程社經效果方面,日漸證明了其價
值的巨大,我想說,除了該工程的就地效果、所在效果、
即時效果外,還要提到其連鎖作用、推廣作用。只有這樣
才能深刻地認識到丁先生的貢獻意義、價值及功勞。

  具體是新順加工出口區,越南首座加工出口區的面世
,然後是一系列其他工業區的發展,所有這些工業區多少也受到新順加工出口區在模式、建設工程、運作方式上的影響。

  而今天的阮文靈大道已經有連接道路,逐漸形成新交通網絡,這條大道的效果日益顯著,對周邊區域起到拓寬的效應,是周邊各區域發展的動力。

  而南西貢中心的富美興新都市區,除了新都市,周邊開始出現其他新都市,雖不算大,但在今後5-10年
,將會形成許多環帶,富美興新都市不再孤獨。

  丁先生及CT &D公司、越南 IPC 合作伙伴投資的各項計劃,效益日漸明顯,除了為其本身服務,還普及周邊區域,這並非自吹自擂,而是客觀事實,國內外的人都承認。

  今天,丁先生已經不在了。問題是我們要回顧,要發掘丁先生的意圖與打算,他過去所做的一切,如今回想仍覺得絕非易事,當時他選擇的地點是片荒地、沼澤地,不知他究竟為何會決定在此建設新都市區。應該這樣說,新順加工出口區是胡志明市邀請丁先生支持的計劃,這點是明顯的,但阮文靈大道與富美興新都市區卻非越南方面提出,而是由丁先生及潘正養先生,CT&D 和 IPC 之間的聯營。這兩位投資者經過洽商、慎重考慮,最後才決定攜手進行這項新工程。投資主本身主動構想,尋求計劃可行性,最後,阮文靈大道與富美興新都市區才得到落成。

  再說,當時提出這個計劃時,若干人表示反對,我見證到事情底蘊,我也是其中一個主持處理此事的人,這不只是物質價值,不單是盈虧問題,更重要的是規模、是意志、是一項事業、是一個計劃及一個為人。當然,生意有利商人才會做,但這些計劃,除了對他們本身有利之外,還對國家有利。越南那時什麼都缺乏,什麼都貧困,似乎有種什麼樣的情感深入丁先生體內,使他全心投入,像越南人般思考,方奠定這項事業,丁先生是主動實施這項計劃的人。他似乎可以體會、分擔越南的困難與貧窮,他想替越南接力,替越南分擔。

  今天成功了也許有人以為很容易,但起始的概念卻十分不易,為何起初他會興起在荒地上建築大道及新都市?我想,當時除了丁先生,無人首先想到從三藩市、東京、紐約邀請世界知名公司到南西貢區展開規劃工作。正是整體規劃好,今天的建設才取得好效益。至於開發該區域,在這兒建造今天的基業,則丁先生功不可沒,作為投資者,他非只顧盈利,還為參與新政策、法理的制定作出努力。

  丁先生對越南及本區域所付出的不單只是投資金額,還投注精力、智慧、思想、技能及本領,這是對一個人對一項工程的必要評價。

  還有另一項具大風險的計劃,那就是協孚發電廠,此是丁先生主動決定全外資投建,發電廠的位置竟是沼澤地、淹水區及地質薄弱區,而且當時此區域還沒有道路,也只有丁先生設想得到,並呈交計劃讓越南政府審批,其後此計劃很快就得到越南政府的核准。當知道此計劃已獲得核發投資執照時,我當然很歡迎,我想,投資者每做一件事都會考慮到盈利問題,但對於一般投資者,通常都只會選擇較易為、較快、較順利、少風險的計劃。建發電廠計劃則比較艱難、辛苦。這裡要說的是,那時越南正嚴重缺電,似乎越南最迫切的需求正是丁先生在處理各項投資計劃過程中的迫切需求。

  他的想法不單只要讓計劃有盈利,同時也關注越南的迫切需求,我知道丁先生並非富裕的資本家,並非腰纏萬貫,他也要經過掙扎與考慮,向銀行貸款,與其他人洽商,要協商這一切都非容易。必須有份特別的信念,有份一定的熱情,才可以下定如此之決斷。計劃的投資效果如今一目了然,為本市增加電能供應源作出貢獻。他本身很艱辛,雖是外國投資者,但他的所為卻熱情得連許多越南人也自嘆不如,這一切必須得到正確的評價。

  一件雖小但卻很重要的事是,他對芽皮縣一片鬆軟地皮採取的處理法子。由於迫切想投注工業發展,想在這片鬆軟、沼澤場地上興建協孚發電廠,丁先生在外國尋找鬆土處理經驗,在芽皮縣成功引用。鬆土處理方式除了芽皮縣,其他同樣地質的區域也受惠。這也是一項貢獻,我們都要公平地記下這份功勞與貢獻。

  最後,我要說的是,與丁先生共事時間越久,越覺得不像在跟一位外國投資者、一位陌生的合作伙伴共事,手續、距離逐漸消除,我從中體會到他的真情合作,真誠盡責,真摰的一片心,這是很少有的,他不客氣,越久越自然。直到逝世前,我未見他嘆過一次氣,他有提起內部困難,但卻不嘆息,無任何放棄的念頭
,是位堅定的人,意志及堅定性都很高。

  越南人有句話:萬事起頭難,丁先生越過了起頭的困難,從零做起,從難到易,所有基業經由丁先生的手放上發射台,此際,所有人都認識到這是順利,越發敬重與愛慕他,我們更應遵循他的意志,把各項計劃繼續努力幹下去,因為沒有任何難事比他所遇過的更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