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次认识丁先生是1990年初,他与一些同事到越
南了解投资市场。当时我担任国家合作与投资委员会副
主委,所以有机会接见他。从第一次见面,他就给了我
一个很好的印象,军人出身的他办事与待人接物的作风
都很爽直与真诚,同时具有到越南投资的高度决心。

  丁先生非常关注和仔细了解各项投资计划,尤其是
投资到有长久性的下层基础计划,而不像当时一些投资
家那样的「现买现卖」。最后他集中研究越南政府和胡
志明市人委会有关加工出口区的主张和政策。经过多次
研究和商讨后,丁先生决定与胡志明市之新顺工业发展公司联营投资营建全越南第一个加工出口区-新顺加工出口区。

  为了对工业区、加工出口区模式有更多的了解,越南政府已经指派国家合作与投资委员会和各相关部门的一些干部到区域内一些国家研究此模式,甚至要向世界各加工出口区协会参考意见。最后,我们决定集中研究台湾加工出口区,因为当时其特点符合越南的条件和情况。

  在研究过程中,丁先生热情地协助,缔造若干顺利条件让我们能够了解加工出口区的形成、建设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他充分地提供各种数据,甚至当地对加工出口区、工业区运行和管理的主张、政策等等。

  我们均觉得当我们有需求时,丁先生没有任何事情要瞒着我们。

  有了丁先生和其同事们的帮助,我们已清晰了解有关加工出口区的若干事情,从此能够采用及完成建设符合越南的新顺加工出口区。公平言之,新顺加工出口有如今的迅速发展,是因为有了丁先生和其同仁们的巨大贡献。

  丁先生常说:「我视越南为第二故乡」,而事实上,他的确透过具体的行动,证明他的言行一致,他与他的妻子、4个子女都为这份事业出力,尤其是他本人几乎大部份的时间、金钱与心血都用在越南建设4项基础设施项目上。在他之前,从未有任何外商敢这样做,因为那时候我国法律未周详,政策经常改变,理念尚未统一贯彻。他实在是一位敢担当、敢面对挑战的人呀!

  他那四项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已经让我们看出一位经济家的战略眼光,单说建泰项目,我本身就曾经在当地生活,也认为无法长出任何树木,但他却坚持着手,直到取得成果,尽管后期遭遇许多的困难,不过我从未听到他有任何怨怼或责难。

  最可贵的是,丁先生对政府的主张、越南在外国投资领域上的革新与发展抱着稳定的信念,否则,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很难放胆投资。直到正式投资后,他又以最大的决定跟进,迅速开展落实,坚忍地克服困难,以达到所愿。不少人在遭遇困难时,都会有所气馁,但这倒不是丁先生的性格,他那执行法律的精神也很值得表扬,我未见过他意图利用法律可能有的漏洞去营谋私利。我们和丁先生以真诚和坦率的态度一起工作,让双方的工作得到良好成果。从此,我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像兄弟般的相爱。

  就是因为彼此之间这种亲密的感情,因此当听到他突然离去,我觉得十分彷徨,不能相信这是事实,因为丁先生是很有毅力去克服困难的人。但他真的走了!丁家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公司失去了一位能干的领导人,我个人也失去了一位亲切的同伴。

  无奈斯人已远,但对于新顺加工出口区、南西贡新都市区、富美兴新都市区和协孚电厂-丁先生是永垂不朽的。

  值丁先生辞世的一周年,谨以发自内心深处的心事,表示对丁先生的无比痛惜,但愿此思怀化作一炷清香,绕祭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