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照丹心,一片赤诚,自然旷达的风范在渡越人
生的旅程上丁先生俯仰无愧,直到走向皇皇穹空。如沐春风
■在越南坚江省
此地广大众多贫困之居民,光就生活已很难过,子
弟孩童把马路当作自家堂舍,要说是「上学」难同登天
。丁先生指示在马路旁填土筑屋,创建了一个「爱心小
学」收容当地学童。
在造林宿舍区,设立了越南同仁子弟学堂,在父母
上工时为其子女安排课程,中央贸易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同仁出钱出力,「爱心」催化陪同他们成长。
他们脑袋中不懂得何谓「百年树人」,但他们心中
所激荡的是这个来自异国的丁董事长,他所赠予的「爱
的教育」萦回留芳千古。
■在越南中部庆和省芽庄市的一个片段
每次看到那些贫穷的孩童,丁先生总是伸出大手,
摸着他们仰起的小脑袋,如果身边带有可吃的东西,一
定给予分享。彼此言语不通,他们的感觉一定知道,这个「高大可亲的人」给了他们欢愉。
■在胡志明市
在南西贡新都市富美兴的区域中,建立了越南学校、有日、韩等国的侨校,看着光鲜的建筑,生气蓬勃的希望工程,透过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跳跃的身影,是丁先生「爱」和「善」的升华。
丁先生的爱心果真没有界限。
伉俪同艰、情深难得半日闲
夫人与丁先生可说是「金石之盟、良缘天订」。两位皆才华出众,爱心满人间。丁先生到处为理想奔波
,夫人常为先生后盾,劳心、分忧、形影相随,内以持家,外助先生追寻理想。在台忙于教会和女青年会工作之推展,还为丁先生开发越南工作同担艰辛。曾于闲谈中询及夫人:「如此坚毅的工作,筹集资金之困苦
,丁先生如何能在晚上睡得着?」夫人曰;「半夜起来,看到丁先生独自在客厅中坐着…」
这不也是夫人也难以安枕。
荒野大镳客
■南西贡新都市区
百年前「东方巴黎」的西贡,其原先之繁华升平,到现在仍不失那幽然风姿,而令人向往。
时光变迁,早先之城市规划,已被现在之人口暴增、建屋杂乱无张、行人阻塞、交通纷乱,状似成了个混乱市集。
越南政府早谋另造新城之道,但他们长远深信的西贡东进政策。在这个背景下,丁先生提出「建设南西贡新都市区」的构想,经过无数次会议、研讨、解释,丁先生也列举先进国家事证,条理清晰。
当经过慎重的观察、分析、评估后,尽管知道此是「行之不易」的构想,终使越南原定之「西贡东进」政策转而同意丁先生的「西贡南进」政策。
不久后,一个异军突起的新城市「富美兴」凌空拔起,其设计之完美,杰出高级的建筑,犹如置身在欧美国家风情画中,为越南人民提供了最安全、美丽、舒适的地域,为越南国家诞生了一个最珍贵至高无上的资产。一个「欣欣向荣、前进发展」的「花都」。
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事「容易」,要把别人原有的意见扭转过来是「大不容易」,此乃丁先生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开发越南坚江省
久经战乱的越南,百废待举,在其国土最西南端的坚江省,更因其土地贫瘠,经年淹水,百姓生活非常困难。
丁先生毅然在此荒地投资造林,不计牺牲、奉献,为着他们打开一条出路,使蛮荒变成良田,生态环境优质化,人力与天力共存,此等功勋绝非凡人所能为也。
在坚江进行六万公顷造林之初,先试用人力挖土造壠开垦之法,但人体力量薄弱,无法承受酷热天候和狂暴风雨,效率和功能全无,困难当头,可说是无法可为。丁先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使用机械动力,别无他途。」就这样的自行试试做做,制成了「丁庞牦头」。没有理论,仅靠不断的研议、创新、修改,半年内创造出世界上高大且唯一特殊的造壠牦头,这重达两吨的怪物担负起造林重责大任。此牦头之使用,致使原越南的造林成本由每公顷一千美元降至为五百到三百美元,震撼当地农林业而同声赞扬,之后获准越南国家专利,深得越南政府领导及「投资计划部」和「农林业部」等的政府单位真诚激励,此为丁先生的造林计划走上了成功之路。
此牦头配合着当地苏联遗留下来的推土机,我们将之改成为拖拉机,在造林地发出隆隆巨响,烟灰弥漫中,日以继夜地工作,最高创举是在可工作天之三个月中完成开垦造林八千公顷,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丁先生的英华魄力强过美国西部拓荒先驱者,不管是在荒芜的坚江地区或沼泽,水椰子遍长的荒地,你我皆可看到一个在旷野中屹立、在困难中奋勇前进、风尘仆仆满面坚毅的丁先生,他是「荒野大镳客」。
以上种种陈述,其所以能排除万难,无畏艰困、舍己利人而达成理想,其最大动力来自丁先生的「善」与「爱」、「真」、「诚」感人心。
|